2015年以来,永州市地税局机关坚持以绩效管理为抓手,严格按照制定计划、过程管理、实施考评、结果运用四个环节,从高处着眼、细处入手、实处发力、深处跟进,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、听诊仪、推进器三大作用,确保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,助推各项税收中心工作圆满完成。1-9月,全市地税系统累计完成各项收入45.50亿元,同比增收1.4亿元,增长3.17%(按剔除营业税基数计算,同比增加8.68个亿,增长24.07%),收入增幅已连续8个月排名全省第一。
一、构建科学的组织体系,破解“框架搭建”难题
做深做细机关绩效管理工作,框架搭建要先行,运行起来才会有章可循,有规可依。市局机关精准对接上级,科学合理地搭建起制度体系、指标体系和保障体系。
一是建立了科学规范、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。根据省局要求,市局机关初步建立了一套符合机关实际、具有地税行业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。面对双重考核任务,按照认真对接、归并整合、有效优化的原则,梳理整合省局和市委、市政府下发的一系列绩效制度办法,科学制定涵盖了管理办法、实施细则、考评规则、加减分项目等8项较为完整的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制度体系,明确了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、指标设置、日常管理、考评流程等重要内容,有效解决了抓重点工作与抓绩效管理“两张皮”的问题。
二是建立了导向突出、可考可控的指标体系。指标设定的科学性是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先导,按照导向突出、管用实效、要素完整、只减不增的要求,在指标设定方面着重把握三个原则:指标可考。突出量化指标,挖掘机考指标,原则上能量化的一律量化,有效增强绩效指标的硬约束,防止“人情分”和“平衡分”。同时,尽量压缩定性指标,对确实无法量化、只能作定性评价的工作,明确具体标准,合理设定档差,防止好人主义。节点可控。尽量压减年度一次性考核指标,原有按年考评指标调整为按月、季、半年考评,做到各项工作往前赶、往前推,发挥了绩效指标对重点工作任务的“卡点”功能,而且较好克服了年底“一锤子买卖”等问题。动态可修。坚持谨慎原则,动态修订调整指标,先后4次对4.0版指标体系进行调整,内容更加科学,重点更加突出。同时,在考核过程中,及时补充新增的、重点的工作,删减不可考、不可控的指标,优化不合理、不明确的内容,比如二季度删减了3项没有实际内容的考评指标,新增创卫、创文、民调、扶贫、值守等6项工作任务。
三是建立了领导重视、权责明确的保障体系。坚持将绩效管理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做到“一把手”负总责,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,所有承担考评职责的科室为成员,明确由政工科负责对机关局内各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,形成了主要领导直接抓、分管领导具体抓、政工科统筹协调、责任部门组织实施、一级抓一级的机关绩效管理责任机制。锤炼锻造绩效管理专门队伍,明确市局机关科室绩效联络员制度,负责抓好本部门的绩效管理对接和考核,不断强化工作责任心,绩效联络员队伍工作活力和配合能力持续增强。
二、构建规范的管理体系,破解“过程管控”难题
绩效管理只有注重过程管控,持续改进,才能使绩效管理与预期目标不偏不倚。市局机关统筹“督查 考评”、 “通报 讲评”、 “组织 个人”同步推进,掌握工作进展,对绩效指标落实情况做到全程监控。
一是“督查 考评”同步传导。高举督查督办这把尚方宝剑。围绕上级重大决策、重要会议决定、领导批示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,完善“督考合一”工作机制,把绩效管理与督查督办有效结合起来,同频共振,通过实地督查、书面督查、案头督查等方式,上下联动、横向互动、边查边改,销号管理,使绩效查摆问题、督查整改落实成为常态。1-9月,督查督办部门与政工部门、考评部门加强信息沟通,下发《绩效管理督查督办函》12份,纠正绩效管理工作20 项次。
二是“讲评 通报”同步开展。每季由单位一把手主持召开绩效讲评会,规范讲评程序,讲评会议先由绩效办通报总体情况,科室分线分块进行分析讲评,分管局领导进行点评,一把手进行总评,讲评分析做到既要讲出动力,又要评出成绩;既要点出不足,又要查漏补缺,今年来已开展绩效讲评会2次,下发会议纪要2份。同时,每季度编发《绩效管理工作运行情况通报》并上传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同步发布,既总结季度绩效管理工作概况,又分析存在问题、提出改进建议、明确努力方向,成为宣传、记录、解读和指导机关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。
三是“组织 个人”同步驱动。在全力做好组织绩效的同时,强化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双轮驱动,着力破解个人绩效三个难题:建立岗责体系,破解框架搭建难题;合理下放权限,破解考核实施难题;强化动真碰硬,破解做好老人问题。突出做到三个把握:把握关键岗位,即政工科、科室负责人、绩效联络员三个岗位;把握重要时间节点,即每季度末5日前集中考评节点;把握责任和要求,要求考评部门要敢于担当,敢于碰硬,敢于坚持原则,坚决不允许“打和牌”、搞平衡、吃大锅饭。前9个月按照考评制度给予组织绩效扣分的部门有11个,占全局部门的65%;机关个人绩效考核都不同程度被扣分,扣分面达到100%,个人分差最大的达到10分。
三、构建有力的保障体系,破解“绩效考评”难题
绩效考评只有公开透明,过程留痕,才能提高绩效公信力和群众认可度。市局从考评纪律、考评台账、考评机制三个方面确保绩效考评公开、公正、公平。
一是考评纪律“严肃化”。一方面,结合实际,依托总局4.0版绩效管理信息平台,推行“绩效责任网上明确,指标进展网上监测,绩效考评网上进行,绩效成果网上展示”的绩效管理信息化模式,促使机关绩效管理实现全过程、全链条、全环节阳光化、透明化。另一方面,在考评期间,强化“三个意识”:即要求政工科强化担当意识,要敢于负责,敢于较真,敢于担当;要求考评部门强化规则意识,要做到大公无私,恪守原则,提高考评公信力和群众认可度;要求强化责任意识,仔细复核并逐条确认每条绩效指标考评结果,对在绩效考评过程中弄虚作假、敷衍塞责、马虎了事等行为严格进行责任追究。
二是考评台账“清晰化”。为便于跟踪管理,督促各项工作落实,通过建立设置个人“岗位职责台账”、科室“部门职能台账”、绩效办“绩效管理总账”三级“落实清单”,市局绩效办每月初将各考评指标的时间节点、考评标准、工作要求等内容制成《指标填报预警提醒表》推送到被考评单位,要求科室负责人签字背书,指标临近考评节点三个工作日时,再次要求绩效联络员签字背书,出问题倒查追责,确保落实指标“不丢项、不延期、不落空”。从7月份开始,绩效办共向科室推送预警提示指标12条,科室负责人签字12次,绩效联络员签字12次。
三是考评机制“规范化”。为从严从实规范机关绩效管理,我们坚持问题导向,从创新考评制度建设入手,结合实际,制定并下发了《绩效联络员联合办公制度》《绩效管理工作例会制度》《绩效管理指标预警提醒制度》《绩效管理督查督办制度》等4项制度,在全省率先从制度层面规范联合办公、工作例会、指标提醒、督察督办四项重点工作,使机关绩效管理迈上了科学化、规范化轨道,有力抓住了机关绩效管理“牛鼻子”,破解了当前机关绩效管理工作难题。
四、构建客观的评价体系,破解“结果运用”难题
抓绩效管理关键要抓结果运用,如果没有绩效结果运用来兜底,整个绩效管理工作就是“竹篮打水一场空”。市局在结果运用上动真格、下大力,坚持“四个挂钩”,形成良好导向,指引干部提升。
一是考评结果与年度考评等次挂钩。明确了凡被评为绩效管理“优秀”等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当年度公务员年度考核评定为“优秀”等次,参加市委市政府、省局和市局开展的评比表彰活动时,优先考虑推荐或增加推荐名额。其他干部优秀等次人选均为个人绩效考评优秀等次人员,未达到优秀等次的人员,在考核年度次年不能评选或推荐为各类先进个人。
二是考评结果与干部提拔任用挂钩。规定个人绩效排名靠前的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务,排名倒数的原则上当年度不提拔使用。今年6月份,市局机关公开提拔3名副科实职干部,脱颖而出的都是来自个人绩效考核达到优秀等次的人员,标志着考评结果运用迈出实质性步伐。科室年度组织绩效考核连续两年排名末两名的,市局将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,必要时组织调整。
三是考评结果与干部教育培训挂钩。针对干部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,认真分析原因,制定改进措施,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,逐个开具业务、技能提升清单,实行有针对性的继续培训教育。1-9月,市局机关共开展涵盖营改增、征管转型、纳税评估等各类培训10期、培训2600人次,突出抓好计算机运用能力和金三系统操作测试,切实提升干部适应引领新常态的能力。
四是考评结果与持续改进挂钩。将绩效管理与税收工作充分融合,相互推动、不断改进。一方面,通过绩效管理结果评价,分析税收征管、纳税服务、工作作风、队伍管理中的问题,有的放矢改进下一年度绩效计划。另一方面,结合考评结果和反馈意见,反过来检验绩效指标计划的科学性、合理性,以及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,强化问题整改,倒逼机制创新,推动绩效管理提质增效。
(作者系永州市地税局党组书记、局长)
来源:红网综合
作者:毛东庆
编辑:胡芙
本文为尊龙凯时平台版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